反洗钱法规学习之《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时间:2022-03-23

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发生变化,金融行业反洗钱工作出现一些新挑战,为提升我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范能力,需要通过制定办法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加强反洗钱监管。此外,反洗钱国际评估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明确对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日前联合印发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202231日起施行。

 

《办法》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整:

 

(一)调整《办法》名称、体例及适用范围。

一是在规章名称及正文中使用“客户尽职调查”一词取代“客户身份识别”;二是总则部分突出强调“风险为本”的基本原则;三是将第二章客户尽职调查分设“一般规定”和“其他规定”两节,分别明确客户尽职调查一般性要求,和特殊情形下尽职调查要求;四是完善并扩大《办法》的适用范围,增加非银行支付机构、理财公司以及各类新增的金融机构。

 

(二)将“风险为本”要求贯穿到《办法》中。

一是要求义务机构建立清晰的客户接纳政策;二是完善并强调持续尽职调查规定,要求将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持续尽职调查的要求中;三是增加关于强化尽职调查和简化尽职调查的要求,明确适用情形以及相应的措施;四是根据各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状况,完善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支付、信托、资产管理等行业的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三)补充完善客户尽职调查的相关要求。

补充完善电汇、受益所有人识别、通过第三方开展尽职调查、代理行、高风险国家或地区、新技术(非面对面开展业务)、寿险受益人识别、客户尽职调查兜底要求以及核实身份的时机等相关要求。

 

总体来说,办法完善了金融行业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明确各金融行业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对高风险情形强化尽职调查,允许金融机构对评估出的低风险业务、客户采取简化尽职调查措施。办法要求补充完善客户尽职调查的相关要求,并提出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具体要求。

 

 

资料来源:

https://news.sina.com.cn/gov/2022-01-27/doc-ikyamrmz7697422.shtml

http://www.cbimc.cn/content/2022-01/27/content_456345.html